家电消费需防文字陷阱
8月26日,河南省洛阳市12315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杨凯向记者反映,他们刚刚接到了当地消费者周先生的咨询。周先生2006年购买了一台海信电视,当时他注意到产品的服务条款上注明了“遵守国家‘三包’规定”、“提供3年免费维修”的字样。按照周先生的理解,这是表示企业的售后服务在遵守国家“三包”规定的基础上另外还将免费包修期延长至3年。但是当前不久家里的彩电出现故障、周先生联系海信当地售后服务时,得到的答复却是他们仅按照国家“三包”规定提供维修,周先生家的彩电已经超出了1年的免费包修时间,因此只能为周先生提供收费服务。周先生向洛阳市12315指挥中心提供了注明了服务条款的保修卡,并询问该条款中的第一和第二条应该作何解释。
杨凯表示,他与同事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最后一致认为,意思模糊的这两句话其实是企业与消费者玩的一个文字游戏。“三包”规定是企业必须遵守的,即使企业不在服务条款中注明,也必须遵守。但是后面标注的“提供3年免费维修”却可以有多种解释,消费者在购买时可能大多会与周先生的理解一致,但是企业可以解释说,免费维修只是免除上门费,维修费、零件费等却不能免,甚至可以解释说“3年免费”是针对主要零部件,而这是符合国家“三包”要求的。
杨凯解释说,这种文字游戏前几年在空调销售中曾流行一时,后来出现在彩电消费中。但因售后服务问题的显现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消费者发现上当时,往往是产品已经使用了若干年,有些甚至是出现在生产企业或销售企业消失之后,消费者只好自认倒霉。
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部主任王前虎指出,文字游戏一直是企业促销时惯用的伎俩,比如一个“终身保修”就大有说头,这个“终身”到底是企业的终身、消费者的终身还是产品的终身?随着科技的发展、功能的逐步完善、原材料的改进等,一种产品必将被新产品所替代,有的商品更新换代速度甚至以几个月为周期,加之有的企业转产或产品在某一领域的退出,零部件短缺等因素使得产品维修或保修不可能“终身”。而包修、保修一字之差,结果也是相差千里。包修是不需要消费者支付任何费用的维修,而保修则是保证维修的意思,有可能是收费的,也可能是不收费,这要看企业销售产品时做出的承诺。。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一定要看清服务条款,避免经营者在此问题上做文章。遇见以“免费保修”招揽生意的商家,消费者一定要多个心眼,不要被不实的承诺迷了眼。针对很多企业售后服务承诺中普遍存在的“包修”、“保修”等专业术语,消费者必须弄明白这些专业概念,才能有理有据地维护自身权益。
- ·2015年整体4G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将...
- ·彩电行业整体遇冷 曲面电视成惟一...
- ·彩电难做:行业低迷又遭汇率损失 ...
- ·预计2019年中国IT安全市场的规模...
- ·2015年全球单晶硅片产能超过14GW...
- ·2015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12...
- ·海尔、GE、西门子老大们共谋变革...
- ·王劲:“川威钢铁”是这样炼成
- ·“焦炭大王”贾延亮
- ·张跃:“远大城”的缔造者
- ·钭正刚:中国垃圾发电先行者
- ·杜厦:一人成败家世界
- ·百兴集团茹伯兴的“百亿”秘诀
- ·周国辉:怡亚通供应链的革新者
- ·徐乘和他的糖果王国“徐福记”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陶华碧的“老干妈”辣椒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