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上海家电市场

上海家电市场高端产品销售火热

2011-04-28 中国家电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2010年,在“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带动下,经传统渠道和网上店铺共同发力,上海家电零售市场销售规模继续扩大。据上海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市限额以上企业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商品零售额达351.91亿元,同比增长21.6%。

  2010年,在“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带动下,经传统渠道和网上店铺共同发力,上海家电零售市场销售规模继续扩大。据上海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市限额以上企业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商品零售额达351.91亿元,同比增长21.6%。
  
  据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调查数据显示,定点监测企业2010年彩电零售额40.24亿元,同比增长18.3%;电冰箱零售额为12.97亿元,同比增长15.1%;空调零售额为22.75亿元,同比增长20%;洗衣机零售额为8.31亿元,同比增长7.1%。
  
  销售:电视机仍最受青睐
  
  “以旧换新”政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家电消费结构合理转变。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09年8月开始施行的“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持续保持对市场销售的强劲拉动作用:2010年全市范围内累计回收旧家电411.14万台,回收金额0.35亿元;累计销售新家电399.03万台,销售金额151.01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家电产品总销量的四成左右。
  
  从销售结构看,新家电销售中电视机仍是最受青睐的产品,占总销量的35.7%,这一比重比2009年8-12月政策初实施时下降了12.7个百分点;次热销的空调和电脑,分别占总销量的22.5%和20.8%,比重分别上升了8.6和9.3个百分点,反映出消费政策间接地促进了居民家电消费更趋丰富,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亮点:新技术刺激着消费
  
  新概念、新技术仍是刺激换代消费的核心动力。以彩电为例,2010年,一系列新工艺、新技术、新功能陆续出现并趋于普及:LED技术愈加成熟,LED彩电的价格也调至理性区间,逐步成为市场销售重头之一;3D概念随电影《阿凡达》的热映而引领市场,索尼、夏普等十多个品牌在第一时间推出3D电视和配套产品,迅速形成市场亮点;海信、创维、康佳等本土品牌倾力打造智能电视阵营,实现三网融合,主打一机多能,或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此外,白色家电的日立、西门子,厨卫家电的能率、林内,小家电的飞利浦、博朗、红心、奔腾等品牌都加紧在各自领域导入新技术、新设计,使产品更节能环保、便捷易用、智慧多能。
  
  家电市场消费进一步向优势品牌集中。优势品牌凭借其资金雄厚、技术领先、铺货全面、认知度高等优势,不断扩大销售,巩固地位,市场份额近几年来一直呈稳步上升趋势。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黑色家电市场销售前10位品牌的合计占有率达88.3%,比去年提高1.7个百分点;白色家电市场前10位品牌的合计占有率达68.8%,比去年提高3.3个百分点;小家电市场前10位品牌的合计占有率达81.7%,比去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价格:白电市场明降暗升
  
  外资与本土品牌平分秋色。上海家电市场的开放度较高,外资和进口品牌代表了好品位、优品质和新技术,越来越成为消费者的参考标准和选购目标;本土品牌也不甘示弱,积极变革,找准定位,培育市场。总体上看,外资品牌在彩电等黑色家电市场的竞争优势明显,本土品牌在白色家电、小家电市场销售较好。
  
  调查数据显示,上海黑色家电市场销售前10位品牌中,外资品牌的合计占有率达59.1%,本土品牌占29.3%;海尔、美的、帅康、红心等优秀本土品牌在白色家电、小家电市场延展出多系列的产品线,消费认知度不断增强,销售表现突出,在各自领域市场份额居前。
  
  家电产品的高端化趋势进一步显现。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冰箱、空调、洗衣机等白色家电的销售量比去年增长11.8%,而销售额同比增幅达到了15.9%;2010年白电均价为3030元,比2009年均价上涨了107元,涨幅为3.7%。进一步分析还发现,2010年的多数白电产品零售价均比去年下降或持平。这就表明是价格较高的高端产品销售趋热,推高了整个市场的销售均价。上海白电市场的这种“明降暗升”的现象凸显了上海家电市场的高端化趋势。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