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国内家电企业

国内家电企业纷纷进军房地产业

2011-07-12 中国家电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海尔、TCL、格力、海信、苏宁……不论是高调还是低调,大家忽然发现,家电企业近年近乎全部“沦陷”进驻房地产行业。

  海尔、TCL、格力、海信、苏宁……不论是高调还是低调,大家忽然发现,家电企业近年近乎全部“沦陷”进驻房地产行业。
  
  经济学者、清华大学客座教授黄力泓日前发布一条微博,“七匹狼做地产,美的做地产,海尔做地产,雅戈尔做地产,苏宁做地产,国美做地产,苏泊尔做地产,格力做地产,格兰仕做地产,奥康做地产,娃哈哈做地产,喜之郎做地产,奥克斯做地产,长城床垫做地产,长虹电器做地产,五粮液、郎酒、水井坊、阿里巴巴都在做地产……神奇的地产啊,让72行最后都殊途同归。”在这条微博中被点到名的近20家企业中,家电企业占了几乎一半。
  
  海尔、美的、格力、海信等分别在2002年、2004年、1991年、1995年成立房地产公司,更多家电企业的地产野心浮出水面。而家电企业做起房地产来也非常“豪气”。2009年,成功借壳上市成功不久后,格力就拿下了一块地,以66亿的价格刷新纪录,让一地块成为珠海新地王。要知道,此次竞标的还有保利和深业等地产大鳄。上个月在沈阳拿地的苏泊尔,也是一出手就震惊四座,在一口气将底价从930元提升到1000元/平米的时候,现场就无人应价了。近年,就在几天前,苏宁地产出现在了崇文门菜市场地块的土地拍卖现场,虽然没有拿地成功,但是业内人士还是通过这个举动总结出苏宁在地产方面的野心,苏宁房地产已经从南京进军一级核心城市。
  
  家电企业做房地产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房地产的高利润。众所周知,家电产品,尤其是大家电,利润越来越低,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说法是“卖空调不如卖白菜”。制造行业的利润也就10%左右,但是房地产行业毛利率在35%以上,有些项目甚至超过了50%。经济危机之后,家电业得出口和内销都很快获得了复苏。但是,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以北京为例,2008年6000多元一平的房子,现在已经突破2万一平。一些开发商拿了地,只需要囤着,什么都不用做,不用开发,不用盖房子,更不用卖房子,几年后就可以大幅度升值,毫不夸张的说一夜就赚多少亿。华润置地的一块地囤了6年获利3倍,这不知道让多少制造企业羡慕。这也是家电行业对房地产趋之若鹜的原因。
  
  除了利润的诱惑,还有一个特例,就是皇明。皇明在上周举办的人居环境与未来地产发展趋势国际高峰论坛上,一向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黄鸣再出惊人之语,“皇明就是要‘傍大款’,我们就是要傍汽车、房地产等这些有钱的行业,我们不怕别人说皇明‘傍大款’,也不怕别人说我们是‘新能源暴发户’。”皇明的蔚来城2010年4月一期开盘,现在已经是二期了。在一期顺利买完之后,二期是精装房,目前600套房源已经卖出去一半。皇明的房地产模式,是搭载了起全套配置。立面、飘板,水系,雕塑、道路、地面全是太阳能,屋里配备太阳能影视显示系统、太阳能室内园林、室内景观系统等等。这是皇明在做房地产公司的另类发展模式。
  
  也许未来的家电企业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会出现,精装房内全部是该公司产品配套的情况。
  
  但是,正当家电行业的企业纷纷往房地产圈子跳的时候,房地产企业却开始往圈外跑,比如,足球。广州恒大、河南建业、陕西人和、杭州绿地,中超一共16只球队,13家都与房地产有关。而万达刚刚签了一份3年投5亿元得合同,进入足球行业投资。
  
  但是房地产最火的几年,在足球行业并不能见到几家房地产公司的身影,反而是现在国家进行房地产调控,房地产企业就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了。
  
  对于扎堆房地产行业的家电企业来讲,必须认清的一点是,随着国家经济转型的推进、房地产调控的持续进行、保障房建设的迅猛推进,这个曾经一度暴利的行业,正在渐趋回归。随着北京限购令出台,房地产行业正式“史上最严厉”调控政策时期。自2月份北京执行限购以来,住宅以及土地市场双双遇冷。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北京住宅总签约套数为43705套,同比下降了15.7%。分析称未来10年房地产行业将经历一次淘汰赛,一些实力不济的中小房地产商将被淘汰出局,未来的20年、30年之后,房地产市场将留下10-20家企业。如今,如果CPI继续高位运行,下半年很可能继续加息,老百姓对于购房的消费信心进一步下降,洗牌将在下半年就会到来。2010年10月,专家就预测,如果楼市调控持续一年,10%的房企会面临资金威胁,如果持续两年以上,30%的房企将面临财务困境,甚至倒闭。
  
  资金威胁?当一些公司难贷款、缺钱的时候,家电企业似乎并不存在这些问题。另外,尽管些不利因素,在严厉的调控政策之下,家电企业还是坚定不移的选择进军房地产,他们似乎在等待着政策放松的那一刻。但是,究竟政策何时会放松?这一时间点仍存在不确定性,家电企业进军房地产行业不会“稳赚不赔”,是有一定风险的。刘步尘就评论说,现在再进入房地产行业,已经晚了。
  
  不过家电企业似乎已经做好的准备。格力地产财务负责人兼董秘黄华敏在2010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时表示,公司认为今后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可能成为一种常态,对此已做好了充分准备。
  
  事实上,无论地产行业充满多少诱惑,家电行业还是要做好自己的老本行,做好自己的主业。格力董明珠就曾经说,那个钱不是我赚的,我就是劳苦命,就干这件事。不去做别的产业,是因为我们在空调这个领域里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去研究。苏宁也强调,商务地产项目作为辅助业务配合发展,零售才是主业。春兰也强调地产只是作为辅助业务用于弥补业绩缺口。
  
  家电企业需要踏实做好的仍然是家电产品,我们的企业如今在家电利润下滑、原材料上涨、人力成本上升的诸多不利因素下,压力确实非常大,转投赚钱相对较容易、容易操作的地产行业不难理解。尽管企业强盗家电仍是主业,但仍可从中品出带着丝丝的无奈。中国虽是家电制造大国,但仍未晋升强国之列。在发展多年之后,历经洗牌、重组;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补贴的政策刺激之下,家电业仍需要通过开发房地产、买房子来对主业进行补充,这不免让人唏嘘。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