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政府 完善 液晶面板 产业链

政府完善液晶面板产业链

2009-11-17 中国家电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大尺寸液晶面板的"稀缺"已经成为家电厂商的"心病"。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国内高世代面板生产能力的匮乏。但随着4月国务院出台新规,全国掀起了一股高世代线投资建厂浪潮。

一条高世代液晶线把国内众多彩电厂商的目光凝聚到了一起。

大尺寸液晶面板的"稀缺"已经成为家电厂商的"心病"。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国内高世代面板生产能力的匮乏。但随着4月国务院出台新规,全国掀起了一股高世代线投资建厂浪潮。

9月24日,京东方高层透露,京东方有意在北京之外建立第二条“八代线”。这位高层人士表示,面对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液晶面板巨头进军内地、投资建设“八代线”的势头,京东方不建设第二条“八代线”,就会丧失在本土市场上的优势。在此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京东方在北京亦庄高新区举行了国内一条“八代线”的开工仪式。

京东方力建高代线,让连呼吃不消的彩电厂商们看到了曙光。目前,中国大陆市场上出现的大尺寸液晶面板全部依赖进口,但自2009年初以来,来自日韩台的上游面板价格持续上涨,大陆彩电厂商已经苦不堪言。而上游液晶面板货源的稀缺,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彩电生产厂家的焦虑。

8月19日,由55家大陆企业组成的考察团再次赴台湾采购面板,其中包括联想集团、康佳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康佳一位参与此次赴台采购的人士毫不掩饰此行的一大目的:希望借此囤些货,应付国庆、春节的销售旺季。

研究机构Displaybank的郁伟龙对此不无忧虑地表示,“现在玻璃基板等原材料短缺,面板价格持续上升,终端厂家却不敢大涨价,都去抢上游资源,因为今年第四季度或者明年第一季度,厂商们很可能出现库存风险。”

彩电厂商进退维谷,境外的上游液晶面板厂商扼住了它们的“咽喉”?

供需之困

“目前彩电企业所需的大尺寸面板均在32英寸以上,生产线至少是七代线,但大陆目前仅有三条五代生产线,能供应的产品以32英寸以下的液晶显示器为主,根本无法满足整机的需求。”行业人士如是说。正因为此,七代线及以上的液晶屏源完全依靠进口,大陆终端制造厂商很被动。

从今年2月起,三星、LG等韩国企业用现金从友达、奇美手中买走了台湾面板巨头去年10月以来积累的400万片库存,而且签署了2009年的年度采购协议。这让大陆的面板货源严重供不应求。

韩资企业抛出大单,面板价格也开始了连续攀升。它们在大规模采购台湾面板的同时,三星、LGD又开始控制向中国大陆彩电企业面板供应的数量,并相继提出了涨价的要求。

据了解,类似的事情在两年前也曾发生过。2007年,在液晶面板供不应求时,三星、LG等面板巨头都优先将面板自用,并订购了友达、奇美等台湾面板公司超过40%的面板,迫使中国彩电企业拿着钱满世界买高价屏。令人遗憾的是,两年后,大陆液晶市场的局面依旧没有被打开,形势反而变得更为严峻。

日前,研究机构DisplaySearch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上半年,中国液晶电视的销量达到950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86%。预计中国液晶电视的销量整体同比增长76%,中国成为全球液晶电视增长最快的地区。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白为民也预测性指出,“今年全国农村液晶电视市场增幅将超过70%,而下半年包括液晶、等离子电视在内的平板电视市场将同比增长100%。”

DisplaySearch还进一步指出,尽管中国液晶面板的产量只占全球总产量的4%,但鉴于面板需求的增长速度,中国的市场规模正赶超北美和欧洲。

对此,一些专家不无忧虑地指出,一端是日益扩大的市场规模,一端是严重依赖进口的液晶面板。中国的彩电行业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而要解决此问题,唯一的办法是自造大液晶屏。

政府力挺

2009年4月5日,国务院正式颁布《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瓶颈,以面板生产为重点,完善新型显示产业体系。随后,国家发改委也下发通知,自2009年起,连续三年组织实施彩电产业战略转型产业化专项,对六至八代的液晶面板、模组、配套材料、制造及检测设备等给予贴息支持。

见到这一系列的政策出台后,曾有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发展面板产业已有多年,但这是政府第一次将面板产业上升到产业发展的高度。

受政府产业发展的鼓励,一批新的高代线项目启动。9月12日,国内首家通过国家正式批准的TFT-LCD高世代线(“八代线”)项目,在昆山光电产业园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11年投产。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33亿美元,产品涵盖32至52英寸不同规格的大尺寸液晶电视显示屏和模组,建成后玻璃基板月处理能力达到9万片,年生产1277万台液晶电视产品,年销售收入约为23亿美元。

昆山在南方动了起来,京东方则在北方大踏步前进。8月31日,北京亦庄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里,京东方第八代TFT-LCD生产线项目举行了开工仪式。这个项目总投资28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第一条供应40英寸以上液晶电视面板的生产线。

除了自建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各地方政府响应政策纷纷向日韩、中国台湾等面板生产厂商抛出“橄榄枝”。

南京与夏普已经修成正果。在京东方开工仪式的同一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里,夏普与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夏普将向中电熊猫转让其龟山第一工厂的“六代线”设备,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协助中电熊猫在南京推进第六代液晶面板工厂的建设和生产。该项目总投资138亿元,预计2011年3月量产,将月产8万张液晶面板。此外,夏普与南京市、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还就在南京建设第八代面板生产线签署了意向协议。

此前,也传来广州与LG“联姻”的消息。8月21日,全球第二大液晶面板生产商韩国的LG显示器公司与广州市达成意向,拟在广州建一条“八代线”,投资额约300亿元。全球液晶面板产值最大的三星也表示,正考虑在中国建立高世代生产线。

比起韩国企业,我国台湾的两大面板生产商友达光电、奇美电子更受欢迎。据悉,目前,友达光电收到了来自广州、深圳、福州、上海、昆山、重庆、南京、合肥等地的邀请。

对台湾面板厂商与大陆合作,台湾外贸协会董事长王志刚也很看好。他说,台湾的面板技术加上大陆的彩电市场,两岸合作制定的产业共同标准有望成为世界标准。更为现实也更为重要的是,与大陆整机企业在技术和生产上加强合作,能扩大台湾液晶面板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增加与日韩竞争对手抗衡的筹码。“若两岸液晶业者一味走低价低阶的采买路线,那无异于将台湾面板厂打拼多年建立的全球竞争力拱手奉上。”

清华大学液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顾问张百哲教授也断言,“在本轮新增投资的带动下,大陆液晶产业将迅速崛起,改变这种局面。大陆企业将能供应电视用液晶面板,在全球行业的地位也会提升。”

全国掀起一股投资高代线建厂的浪潮,但情形是否如张百哲预计的那样乐观?

自主创新是王道

6月6日,台湾行政领导人马英九表示,将来台湾放宽半导体供应商到大陆投资,不排除开放12寸晶圆,这个构想正由“经济部”评估当中。台湾的“经济部工业局”也同时指出,将在7月底提出制造业开放的相关规定。

7月29日,台湾地区“经济部”已经初步完成“产业开放登陆清单”,液晶面板及半导体的先进技术有望通过专项审查的方式到大陆投资。液晶面板业开放十代线以下(不含面板)技术,但需要经过专项审查,初步规划以“N+1”及“N+2”的方式,N代表世代数,即台湾建成一座新的世代线后,它的前一代或前两代世代线才能向大陆开放,前三代、前四代则不设限。台湾目前最新世代线是友达光电近日量产的八点五代线,按照上述规则,台湾企业可以在大陆投资六代或七点五代线。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面板企业为了保证在行业的利润,它们都会谨慎地在中国大陆投资,台湾企业如此,韩国企业也是这样。尽管三星表示对投资中国很感兴趣,但同时也表示,并未作出最终决定。业内预测,除非真的有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高代线建厂,否则其他的企业不会跟进。

拨开面板投资建厂热潮的浮华,最后的中坚力量也许只是国内自主产业投资。缓解家电厂商之痛,达成拉动内需的预期或许只能从建立自主的面板厂开始。这对于肩负重任的京东方等来说,必将是任重道远。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