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鸿海巨资 夏普

郭台铭成功进驻夏普:三星威胁下的“联日抗韩”

2012-03-28 中国家电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郭台铭总能让人感受一种产业魄力。鸿海巨资获得夏普10%的股权,堪称全球制造业标志性事件。

  郭台铭总能让人感受一种产业魄力。鸿海巨资获得夏普10%的股权,堪称全球制造业标志性事件。

  夏普确实有足够理由融资。几天前,它发出业绩预告,称截至本月底的前一财年,公司预亏1.29万亿日元(约154.6亿美元)。这将创下夏普成立以来最大亏损额。自2008年出现史上首次亏损以来,夏普一直未能摆脱亏损的阴影。

  但夏普接受鸿海投资却不同寻常。因为,日本制造业曾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创下神话,即便欧美巨头也曾频频前去取经,至今丰田模式依然被视为教科书案例。

  过去近20年,中国台湾地区的制造业虽然迅猛崛起,但许多日本同行,依然戴着有色眼镜给台企插上低端、低品质的标签,更毋提中国大陆的制造企业。

  不过,鸿海堪称全球电子制造业的骄傲。这个庞大的巨人,早已超越简单粗加工,变身一家高度垂直整合的代工巨头。全球专利数据库企业IFI CLAIMS Patent Services前不久发布统计数据称,2011年,鸿海取得1514项美国专利权,是唯一挤进前50名的台企。

日本产业界之前对它一直爱恨交加。爱的是,鸿海与日企之间合作日益紧密;恨的是,鸿海不断蚕食日企利益。2006年,日本产业界还曾发起讨论,一度将鸿海视为该国电子产业最大的“敌人”。

  不过在笔者眼中,郭台铭当然不是在“学雷锋”,这一合作同样传递了鸿海的危机感。

  因为,在郭台铭心中,鸿海中长期最大的敌人是同样高度垂直整合的三星电子,而非相对崇尚水平分工的日本电子企业群。

  三星的优势恰恰是鸿海目前的短板。三星不但是全球IT业第一大企业,更是许多细分领域冠军,如面板、存储芯片、手机、电视机全部位居全球第一。此外,其平板电脑出货量也仅次于苹果。

  三星成功的秘密在于从核心零部件延伸到终端品牌的垂直一体化模式。在浓厚的国家财阀外衣下,只要它进入的领域,几乎全部无往不利。

  鸿海当然也是高度垂直一体化模式。但相对三星,鸿海在面板、半导体等业务上,仍有巨大落差:旗下面板企业奇美电,因巨额亏损,甚至已处于与夏普同样危险的境地。

  除了核心零部件业务,鸿海还缺乏三星电子强大的终端品牌力量。这个庞大的代工巨头,每逢外部环境变化、合作伙伴收缩订单,产能就将面临巨大危机,这是全球代工巨头的宿命,规模愈大,悲情愈深。几年前,当摩托罗拉倾颓后,富士康一度出现危机。如果苹果未能崛起,富士康不可能有今日局面。

  危机之下,郭台铭一直在补足鸿海核心零部件短板,并尝试打通旗下“出海口”。比如,之前,群创与奇美电的合并,郭台铭便流露出冲击三星面板的用意;联手麦德龙在大陆设立万得城,甚至还一度想收购京东、新蛋,拓展电商业,更是透露出打通产能出海口的用心。

  但眼下,在鸿海整体构成中,新业务还不过是鸡雏。在无法成为支撑前,郭台铭急需整合外部资源阻击不可一世的三星。

  为什么选择日企?笔者认为,这更像出于无奈。鸿海当然有苹果、诺基亚、摩托罗拉支撑,也有许多中国大陆的品牌客户资源,但三星的模式威胁日益增大。而日企多年来的技术、制造、品牌资源依然有较强的影响力。

  郭台铭当然也更愿意获得日企资源。事实上,鸿海与索尼、日立等日企早已深度合作,甚至收购了索尼部分电视工厂。如今收购夏普面板工厂资源,并成为后者大股东,郭台铭已获得挑战三星平板显示产业的资本,因为夏普一直是苹果面板产品的主力供应商。

  短期内,阻击三星确实是郭台铭的重大目标。事实上,去年郭台铭就对日本媒体表达了“联日抗韩”的情绪。他说,日本电子企业似乎一直在防着鸿海,认为它是个“敌人”。

  “我想明确做个回答。我们毫无疑问是站在日本企业一边的 朋友 。绝对不是敌人。日本的敌人应该不在南边,而是应该在西边吧。”他当时这样回答日本媒体。

  这并非郭台铭一人的感受。连IT业大佬张忠谋、施崇棠都接连对三星表达担忧。施直言三星是“可怕的公司”,擅长“模仿别人,再把对方宰掉”。张表示,三星是“可畏的对手”,韩国政府对三星的支持导致半导体制造业竞争不公平。

  郭台铭则一有机会就痛批三星。当三星充当污点证人举报台湾面板企业后,他直斥三星是“抓耙子”,甚至抱怨人们买“韩国货”。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